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宋词,作为中华文化长河中的璀璨明珠,以其独特的韵律与深邃的情感,穿越千年时光,依旧熠熠生辉。从苏轼的豪迈壮阔,到李清照的婉约缠绵;从辛弃疾的慷慨激昂,到柳永的细腻温婉,每一位词人都以笔为舟,载我们遨游于情感的海洋。本文精选十位词坛巨匠的巅峰之作,每一首都堪称经典中的经典,它们或抒发家国情怀,或描绘儿女情长,字字珠玑,句句动人心弦。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宋词的瑰丽世界,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与震撼。
图片
1
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
苏轼〔宋代〕
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
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(宋神宗熙宁九年)中秋时苏轼在密州所作。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,自求外放,辗转于各地为官。他曾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,以求可以与兄弟多聚聚。公元1074年(熙宁七年)苏轼到密州后,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。公元1076年的中秋,苏轼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,已七年未得团聚。词人面对一轮明月,心潮起伏,于是乘酒兴正酣,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。开篇以奇想发问,将人对宇宙的好奇与思索融入其中。上阕“欲归去”又“恐寒”,在超脱尘世与眷恋人间间徘徊,尽显内心矛盾。下阕由景入情,月照无眠,埋怨明月“别时圆”,自然引出人生感慨。但苏轼并未沉溺于哀伤,以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”的哲理宽慰自己。最后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,将对亲人的思念化作美好祝愿,意境豁达高远,情感真挚动人。
图片
图片
2
雨霖铃·寒蝉凄切
柳永〔宋代〕
寒蝉凄切,对长亭晚,骤雨初歇。都门帐饮无绪,留恋处,兰舟催发。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噎。念去去,千里烟波,暮霭沉沉楚天阔。
多情自古伤离别,更那堪,冷落清秋节!今宵酒醒何处?杨柳岸,晓风残月。此去经年,应是良辰好景虚设。便纵有千种风情,更与何人说?
自古以来,表现男女离别之情的诗词曲赋层出不穷,而独有柳永的慢词《雨霖铃》经久不衰,传诵至今。被誉为“宋金十大曲”之一。
词的上片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别情。时当秋季,景已萧瑟;且值天晚,暮色阴沉;而骤雨滂沱之后,继之以寒蝉凄切。“留恋处、兰舟催发”,一边是留恋情浓,一边是兰舟催发,依恋不舍却又不得不分离。手拉着手,泪眼朦胧,你看着我,我看着你,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船开了,人去了,渐行渐远。情人岸边伫立,含着泪,举着手,一直目送那兰舟消失在无边无际的暮霭里。
下片写离别之后的孤寂痛苦,伤情离别,自古皆然,可万不该在这冷落清秋的时节,这叫人怎能忍受?扁舟夜发,愁醉迷蒙,忽然醒来,想必已是拂晓。惊起忙寻觅,情人在何处?所见者只剩下杨柳岸上晓风残月。离开情人,寂寞凄凉,孤独万分,从此后即使有良辰美景,也只形同虚设。
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,绘景直白而富有生命力,场面生动逼真,起伏跌宕,情感与声韵相得益彰,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,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。
图片
图片
3
浣溪沙·一曲新词酒一杯
晏殊〔宋代〕
一曲新词酒一杯,去年天气旧亭台。夕阳西下几时回?
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。小园香径独徘徊。
此词以暮春之景抒人生之思,语言清丽而哲思深邃。上片叠印时空,“新词”“旧亭台”对比,借“夕阳西下几时回”的喟叹,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与对美好重现的微茫希望。下片“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”为千古名句,以落花之凋零与归燕之复现,将自然规律与人生哲理巧妙融合,既叹美好消逝的无奈,又寓新机再现的欣慰。末句“小园香径独徘徊”,以独行之影收束全篇,将词人惆怅孤寂的心境与对生命的深沉思索凝于一瞬,余韵悠长。
图片
图片
4
鹊桥仙·纤云弄巧
秦观〔宋代〕
纤云弄巧,飞星传恨,银汉迢迢暗度。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。
柔情似水,佳期如梦,忍顾鹊桥归路。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。
此词以牛郎织女传说为载体,将神话与现实熔铸成超越时空的爱情颂歌。开篇“纤云弄巧”以织女巧手织云的意象暗喻爱情之精妙,“飞星传恨”则借流星划破天际的轨迹,传递出银河两岸的离愁别恨。词人以“银汉迢迢暗度”的辽阔空间,反衬“金风玉露一相逢”的短暂珍贵,将这次相会置于秋风白露的纯净背景中,赋予爱情以超凡脱俗的圣洁感。下阕“柔情似水”以流水喻情绵长,“佳期如梦”以梦境喻相聚虚幻,形成情感张力。而“忍顾鹊桥归路”的婉转笔法,将离别之痛推向极致。尾句“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”以哲理升华全篇,突破传统七夕诗词“欢娱苦短”的窠臼,提出“精神契合胜于形骸相守”的爱情观。此句既是对牛女坚贞的礼赞,亦暗含词人仕途失意后对理想爱情的哲思,使词作兼具浪漫色彩与思想深度,成为千古传颂的爱情绝唱。
图片
图片
5
青玉案·元夕
辛弃疾〔宋代〕
东风夜放花千树,更吹落、星如雨。宝马雕车香满路。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
蛾儿雪柳黄金缕,笑语盈盈暗香去。众里寻他千百度。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
此词以元宵灯会为背景,绘就一幅繁华绚烂又暗藏孤寂的画卷。上阕“花千树”“星如雨”以夸张笔法极写灯火之盛,“宝马雕车”“凤箫玉壶”铺陈声色之丽,渲染出节日的喧闹欢腾。下阕转写游女盛装,“笑语盈盈”反衬出寻人者的落寞,直至“千百度”的执着追寻后,“蓦然回首”的顿悟,将全词情感推向高潮。那“灯火阑珊处”的孤影,既是词人理想人格的化身,亦暗含其怀才不遇的孤高心境。全词以乐景写哀情,于热闹中见冷清,于寻觅中见坚守,余韵悠长。
图片
图片
6
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
李清照〔宋代〕
红藕香残玉簟秋。轻解罗裳,独上兰舟。云中谁寄锦书来?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。
花自飘零水自流。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。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
此词以细腻笔触勾勒出独居女子的深闺秋思。上阕以“红藕香残”“玉簟秋”的萧瑟意象起兴,奠定清冷基调。“轻解罗裳,独上兰舟”的孤寂动作,暗含无人相伴的落寞。“云中锦书”“雁字月楼”的设问,将期盼与怅惘交织成绵长情丝。下阕“花自飘零水自流”以自然无情反衬人间有情,深化相思之苦。“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”的妙笔,将两地牵挂化作心灵共鸣。末句“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”以矛盾修辞,生动刻画出愁绪的缠绵难解,成为千古传诵的相思绝唱,尽显婉约词宗的深情与才情。
图片
图片
7
满江红·写怀
岳飞〔宋代〕
怒发冲冠,凭栏处、潇潇雨歇。抬望眼,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。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!
靖康耻,犹未雪。臣子恨,何时灭!驾长车,踏破贺兰山缺。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。待从头、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。
岳飞此词以磅礴气势抒发抗金复国之壮志。开篇“怒发冲冠”“仰天长啸”的激昂姿态,尽显赤子报国之愤慨。“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”以时空跨度浓缩征战艰辛,凸显功业未就的沉痛。“莫等闲”三句如黄钟大吕,警醒世人珍惜光阴、奋发有为。下阕“靖康耻”直指国仇家恨,“驾长车”三句以夸张想象展现破敌豪情,血性与胆魄跃然纸上。末句“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”以收复失地、朝拜君王作结,将个人抱负与家国使命融为一体,尽显英雄气概,堪称千古第一爱国壮词。
图片
图片
8
扬州慢·淮左名都
姜夔〔宋代〕
淳熙丙申至日,予过维扬。夜雪初霁,荠麦弥望。入其城,则四顾萧条,寒水自碧,暮色渐起,戍角悲吟。予怀怆然,感慨今昔,因自度此曲。千岩老人以为有《黍离》之悲也。
淮左名都,竹西佳处,解鞍少驻初程。过春风十里,尽荠麦青青。自胡马窥江去后,废池乔木,犹厌言兵。渐黄昏,清角吹寒,都在空城。
杜郎俊赏,算而今,重到须惊。纵豆蔻词工,青楼梦好,难赋深情。二十四桥仍在,波心荡,冷月无声。念桥边红药,年年知为谁生?
姜夔此词以今昔对比抒写黍离之悲。上阕由“名都”“佳处”的昔日繁华起笔,转而描绘荠麦青青、废池乔木的战后萧条,“犹厌言兵”四字,将乔木拟人化,暗喻百姓对战乱的痛恨。“清角吹寒,都在空城”以声衬寂,渲染出彻骨的凄凉。下阕借杜牧诗意反衬现实,纵有“豆蔻词工”的才情,面对满目疮痍亦难赋深情。末句“冷月无声”“红药知为谁生”,以无情衬有情,将物是人非的哀叹推向极致。全词熔写景、抒情、咏史于一炉,语言凝练,意境清空,堪称咏怀古城的典范之作。
图片
图片
9
诉衷情·当年万里觅封侯
陆游〔宋代〕
当年万里觅封侯,匹马戍梁州。关河梦断何处?尘暗旧貂裘。
胡未灭,鬓先秋,泪空流。此生谁料,心在天山,身老沧洲。
陆游此词以沉郁笔调抒写壮志难酬的悲愤。上阕追忆往昔:“万里觅封侯”尽显豪情,“匹马戍梁州”勾勒出勇赴前线的英姿。然“关河梦断”陡转,昔日征衣“尘暗貂裘”,暗示岁月流逝、功业成空。下阕直抒胸臆:“胡未灭”三句以排比递进,将国仇未报、鬓发先白、泪洒空流的悲怆层层推进。末句“心在天山,身老沧洲”形成强烈反差,理想与现实的撕裂感令人扼腕。全词情感真挚浓烈,语言质朴苍劲,堪称南宋爱国词中直抒胸臆的千古绝唱。
图片
图片
10
渔家傲·秋思
范仲淹〔宋代〕
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。四面边声连角起,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。
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。羌管悠悠霜满地,人不寐,将军白发征夫泪。
宋康定元年(1040年)至庆历三年(1043年)间,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。宋仁宗年间,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线,承担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。这首词作于北宋与西夏战争对峙时期。此词以苍凉笔触勾勒边塞秋景,抒写戍边将士的复杂心境。上阕“风景异”统领全篇,大雁南飞无留恋之意,凸显塞外苦寒;“边声连角”“千嶂孤城”以声画交织之法,渲染出肃杀萧瑟的氛围。下阕“浊酒一杯”与“家万里”形成张力,归乡之思与“燕然未勒”的报国之志相互撕扯。“羌管悠悠”“霜满地”以景衬情,烘托出彻夜难眠的孤寂。末句“将军白发征夫泪”将个人命运与家国使命融为一体,悲怆中见壮烈,堪称边塞词中“沉雄开阔”的典范之作。
图片
图片
备注:文章/资料皆为个人整理学习用,如有错误,欢迎指正,一起学习共同进步!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正中优配-网上杠杆炒股-山西炒股配资开户-股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